發布時間:2021-06-29 10:21:07
佛山市高超區屬亞熱帶氣候區,日照足夠、雨量充沛、氣候溫文而濕潤。地形以山區為主,六山一水三分田。每年春季的二三月份,冷空氣走后,暖濕氣流迅速反撲,氣溫回升,空氣濕度加大,一些嚴寒的物體外表遇到暖濕氣流后,容易產生水珠,呈現所謂的“回南天”等天氣返潮現象。2008年和2009年,我局相繼在“回南天”期間,產生兩起10kV電纜分支箱電纜終端受潮接地短路,進而導致分支箱氣室損壞作廢事故。為此,我們進行了深人的探討與分析,對電纜終端密封、分支箱根底規劃、箱體通風進行了防潮密封改善,至今未呈現同類事故。
1.兩起電纜分支箱故障概略
2008年3月24日,回南天,富灣站富油乙線速斷跳閘,位于戶外的一臺電纜分支箱產生短路爆破(如圖1),601開關出線電纜倉門嚴峻熏黑,打開后發現A相電纜終端應力錐焚毀,纜芯熔損,開始分析主要為施工工藝粗糙,造成電纜終端電場畸變嚴峻,同時纜身緊靠固定用金屬支架,在箱內潮濕環境下產成長時刻閃絡放電,最終絕緣破損接地短路,將出線套管炸壞,造成氣室漏氣,分支箱作廢。
2009年2月15日,回南天,仙村站孔堂線在經歷了長達18分鐘的間歇性接地后速斷跳閘,重合不成功,K5013-0003X電纜分支箱601開關B相進線電纜終端應力錐處首先短路燒毀(如圖2)。據分支箱附近商鋪店主反映,箱內曾繼續宣布嘩啪的響聲并冒煙,終究傳出爆炸聲音。經開始剖析,事端原發點為B相應力錐尾部,因為密封不嚴,硅脂固化,在運轉環境濕度較大的情況下呈現凝露,水氣進入纜芯,導致絕緣強度破壞產生爬電。終究由間歇性接地發展到三相短路(如圖3)。此次故障相同導致分支箱氣室破損泄漏,分支箱報廢。
2電纜分支箱防潮的幾個要害要素
歸納上述兩起電纜分支箱故障,都有一個共性的問題,就是分支箱屏蔽型接頭應力錐尾部為故障原發點,該部位處于電纜半導電層的結尾,電場最為集中,一旦因為工藝或產品功能原因導致密封不嚴,加上環境濕度較大時,水氣就會通過應力錐與接頭間的氣隙向主絕緣入侵,終究產生爬電現象,進而發展成接地短路。下面,咱們從四方面討論電纜分支箱防潮的幾個要害因素。
2.1應力錐的長度要滿足長,收縮功能要好
比照發現,兩起故障分支箱電纜接頭均為同一廠家出產的產品,且在相同部位-應力錐結尾首先呈現放電短路。其中故障電纜接頭應力錐錐管長度與其它產品(如圖4右側)比較特別短,不到其二分一,且材質較硬,絕緣密封功能較差,水氣較簡單人侵到主絕緣層。然后導致爬電距離缺乏簡單產生沿面放電,另一方面也簡單產生氣隙引發局部放電。
2.2硅脂優異的密封功能
事故分支箱電纜終端所使用的硅脂密封功能不良,故障發生后,當拆撥其它兩相電纜頭時,由于硅脂出現干枯粘結(如圖5),需要多人合力才干撥出,可見硅脂已不能起到潤滑防潮與絕緣的作用,不能與電纜頭同“呼吸”,彈性功能大為下降。
目前,國產電纜附件用硅脂因為配方原因,產品質量與功能不佳,硅脂使用時間長會產生固化,且容易被硅橡膠吸收,硅脂固化或被吸收后,其填充功能將下降,電纜終端產生沿面擊穿的可能性大大添加,喪失了應有絕緣密封及防潮、填充作用。
2.3分支箱根底要足夠高
據了解,電纜分支箱根底高度在典型規劃中遍及未作過多的要求,僅要求根底做好防水或滲水規劃,而在施工過程中,施工單位往往出于成本考慮,僅在電纜井上簡略升高約5公分,隨便將分支箱固定了事。因為城市建設快速,大部分大街排水系統跟不上形勢發展,城市或工業園區分支箱往往因為積澇面臨被雨水浸漬的風險。經比較發現,分支箱根底舉高至平水50公分以上,溝內積累的潮氣會大為減少,從而下降侵略分支箱內潮氣的壓力。
2.4改進分支箱風口規劃
通過加大設備通風口添加空氣流通,下降設備內部的空氣濕度,完善設備底部的密封處理,防止電纜溝內水汽進入設備箱體內部。改善噴涂工藝,加強箱體通風作用,以達到綜合有效的增強絕緣和密封作用。
為此,咱們在恒威線該類型分支箱外殼進行了改進,恰當擴大了上下通風口面積,通風口選用夾層規劃,添加了內護板,減輕了橫向風雨對分支箱進水受潮的影響。經檢測比照,改進風口規劃后的分支箱箱內濕度下降約8%,空氣流通顯著增強,箱內無顯著的水珠積累,運轉環境大為改善。
3定論
綜上所述,在南方濕潤的運轉環境下,電纜分支箱能否安全可靠運轉,要害在于電纜終端接頭裝置及密封處理是否杰出,應力錐產品質量及裝置工藝對電纜屏蔽層末端電場處理最為要害,同時也是分支箱防潮功能的要害要素,其次是分支箱通風和土建根底規劃,要適合南方濕潤的環境,分支箱選址盡量考慮干燥及清潔的場所,以提高其防潮功能。